前期回顧:上期主要介紹了國家地質公園的定義及與其它類型景區的比較、國家地質公園的申報程序與管理。同時針對國內代表性地質公園的發展路徑總結提出了四種發展模式。
本期麟德研究將帶您走入云臺山,一起來領略“地質科普鑄造的旅游神話——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
一、云臺概況
1.概述
集國家5A級風景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8大“國字號”于一身;
以獨具特色的“云臺地貌”和“東亞裂谷”,與安徽黃山、江西廬山一同收錄于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是一處以太行山岳豐富的水景特色,以峽谷類地質地貌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內涵,集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態旅游精品景區,主要景點有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茱萸峰、疊彩洞、獼猴谷等。
2.地域背景
焦作市
【區位】北依太行與山西省接壤,東臨新鄉市,西臨濟源市,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相望
【面積】總面積4071.1km2
【人口】總人口約354萬(2011年)
【經濟】2011年GDP達1469.39億元,人均GDP6426美元
【旅游人次】2011年全年共計接待游客2281.25萬人次,同比增長16.45%
【旅游收入】2011年旅游綜合收入171.92億元,同比增長16.53%
【周邊旅游景點】云臺山、太行山、神農山、青龍峽、小浪底黃河山峽、五龍口、九里溝景區、青天河等
二、云臺風情
云臺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因峰冠雄,因峽顯幽,集太行山水之精華于一身。
景區內有單級落差314米的亞洲第一高瀑——云臺天瀑
華夏第一奇峽——紅石峽
華夏第一秀水之稱——潭瀑峽
茱萸峰——“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人間天上一湖水,萬千景象在其中”的云臺天池—峰林峽
“云臺第一大峽谷”——青龍峽
“竹林七賢”隱居地——百家巖
三、云臺模式
(一)歷史背景
20世紀初 , 云臺山所在的焦作市開展了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大討論, 提出在煤炭資源開采枯竭后, 將經濟發展的重點 由地下轉向地上, 大力發展旅游業。
在此背景下, 云臺山景區按照“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 圍繞“建精品景區、創全國文明、闖國際市場、樹世界品牌”的工作目標, 進行了深度開發 , 實現了超常規發展。
(二)發展沿革
云臺山景區于1984年完成考察論證,1986年開始開發,1987年1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4年,按照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標準,編制了云臺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經過五年的精心打造,于1999年正式對外開放。據統計2000年,云臺山接待游客人數僅為20萬人次,門票收人400萬元。
云臺山景區旅游門票收入2001-2011(單位:億元)
然而2002年開始,云臺山的游客人次與旅游收入成倍增長,呈現出“井噴式”增長速度。此后云臺山一直保持著高速而又穩健的發展態勢,創造了業內聞名的“云臺現象”。
那么在這不可思議的“云臺現象”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奧秘?
(三)發展策略
1.地質科普戰略——“一個地質概念”創造的一個地質公園
早在2001年云臺山成為國家地質公園后,云臺山聯合中國地質研究院及各大科研院校組織開展地質科考研究活動,經過對云臺山地貌10個月的研究,一舉奠定“云臺地貌”這一地質概念;同時在2004年提出“東亞裂谷”這一更具高度的地質概念,云臺山在地理學上的地位更顯突出,并于2004年入選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緊緊抓住地質地貌景觀這一核心本底資源,設計了新穎嚴謹的六條地質旅游線路,串聯景區優質地質地貌景觀資源,把地質公園的科學內涵和景觀資源充分展現給游客。
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只是“云臺現象”的開始。在世界地質公園的基礎上,云臺山采取以下三大戰略,推動了云臺山爆發式的旅游發展。
2.營銷推廣戰略——讓營銷成為一種“旅游資源”
與武當山相比,云臺山風景區沒有武當山品位高,且配套設施不如武當山,但是云臺山風景區交通優勢明顯,擁有一流的客源市場。云臺山風景區之所以能贏得一流的客源市場,主要得益于以下五大營銷策略:
(1)品牌營銷策略——不斷強化個性與主題
云臺山成功樹立“云臺山水”形象,推出“云臺山水峽谷極品”主題定位,不斷強化其山、水資源最佳融合的峽谷資源訴求,使其生態主題鮮明貼切,以此打造景區的核心品牌,并將其滲透至其所有的營銷行為之中,突出生態旅游主題。
(2)借勢營銷策略——借大勢 實現景區發展
云臺山借榮獲國家文明風景旅游區之勢,在《中國旅游報》、《河南日報》、《大河報》、河南衛視等媒體進行一系列專題報道,并在《中國旅游報》開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樹全國文明形象”專欄,積極配合國家旅游局開展“全國百城旅游宣傳周”活動,在北京、鄭州等城市開展走進廣場、社區的講座,借外界之勢,達到了自身營銷事半功倍的效果。
(3)媒體整合營銷策略——大投入作大營銷 建大品牌
云臺山借助媒體整合營銷堅持大投入策略。每年用于景區宣傳促銷的費用占到當年門票收入的15%—20%。依托大媒體強勢營銷,特別是央視的主要頻道和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城市地鐵媒體廣泛宣傳,獲得極好的廣告宣傳效果。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到各大城市進行專場推介會、交易會。
(4)超常規客源市場開拓策略——由大帶小 因勢利導
云臺山高度重視團隊游客,堅持以組團為主 (團隊游客占總游客量80%),散客為輔,但是從2009年開始,有所調整,散客自駕游并重,并堅持“以周邊市場帶動遠距離市場、以內陸帶動沿海、以大城市輻射小城市、以團隊帶動散客”的原則,“從自身出發,打破常規”,對其他景區進行市場開拓。
(5)以分眾營銷拓展海外市場策略——細分市場 精準營銷
在“大篷車”式的統一營銷策略基礎上,把客源市場進行細分,對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市場加大宣傳推介活動力度,努力開拓。對于韓國等境外市場運用推介會手法,加大媒體宣傳投入,進一步提高景區的知名度。
3.精品服務戰略——引領“云臺旅游標準”
云臺山的精品旅游服務特色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建立了標準化的服務體系。建立了涵蓋景區管理、旅游設施、游客接待、安全保衛、服務質量等五個方面標準化的管理體系。其中包括以游客舒適度為指標鋪設道路、明晰的道路指示牌更換,“五化”標準廁所、多媒體博物館、生態停車場建設及區間車隊和觀光船隊組建等。
(2)數字化景區建設。2006年云臺山作為全國首批18家數字化景區的試點單位,率先按照“資源保護數字化、經營管理智能化、產業整合網絡化”的目標,投資6200萬元全面實施了數字化景區建設工程。先后建成了國內領先的IC卡指紋驗票系統,GPS汽車定位和LED發布網上預定等多個系統,并開通電子商務系統。
(3)個性化服務規范。編制了云臺山風景名勝區服務管理規范,對景區提供的所有的服務項目均制訂了可操作性的規范條例,明確了所有的工作管理標準和崗位的職責表現,倡導文明、快樂服務。
(4)精細化服務理念。從細節入手把游客身邊的小事當做關心景區形象的大使,時刻讓游客享受的景區的關懷,考慮許多游客的需要,在游客服務中心設立了放映室、休息室、嬰兒車、殘疾人專用輪椅,電子觸摸屏,三維立體導游圖等設施,在停車場的入口為客戶發放溫馨的提示卡。
四、小結
縱觀云臺山的發展歷程,她的成功絕不是偶然。“云臺地貌”的提出與“世界地質公園”的稱號,是對她太行山水資源的肯定,為她躋身中國乃至世界一流景區提供了可能。而大氣精準的市場營銷和完善高品質的服務體系則是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并且感動游客的奧秘之所在。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敬請期待下期[山地旅游]麟德研究——國家地質公園探析(三)之“陰陽之美”——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