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歷史的老建筑,
經過他的手,
華麗變成了全村人氣最高的地方……
當你走在一千九百多年的深澳古村,腳下石頭鋪成的小路,兩邊斑駁的白色墻面,立刻把你腦海中的記憶從現代都市拉回到過去。
小巷中偶爾走來一個行動緩慢的老人,也不沖你做任何反應,只是安靜地走過去。目光穿過一道木門,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在做著手中的農活,歲月靜好。
于是你繼續往深澳古村中心走,漸漸地你發現,這個古村除了石頭鋪的路,石頭砌的墻,幾乎都是用木頭雕刻的門窗,而且竟然異常的精美。隨便走進一個院子,木頭的門窗、木頭的柱梁,除了有些歲月雕琢的痕跡,其他都還是那么的鮮明和生動。
但當你環顧四周,這個院子好像很久已經沒有人居住,屋子里堆滿了雜物,木頭門上積滿了灰塵,墻面也漸漸開始剝落。其實不僅只有這一個院子,深澳很多房子都是這樣,年輕的人離開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房子也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閑置下來,任憑時間的侵蝕。甚至很多房子已經發生坍塌,無法居住。
2013年,當建筑師張雷來到這里的時候,一間名叫景松堂的屋子的命運開始慢慢改變。
在深澳有大大小小40多個古跡宗祠,
景松堂只是其中一間。
和其他的宗祠處境差不多,
院落已經衰敗,
木質的門窗已經變形,
屋子里堆的都是雜物。
走進細看,木雕的輪廓依然清晰分明。
木門上的木雕畫依然鮮活生動。
屋內的情況同樣破敗雜亂,
開裂的橫梁,
老舊的隔板,
還有滿地的灰塵,
只有木板上八十年代的人物海報,
宣告著這里曾經有人居住過。
屋子里的廚房也是一眼狼藉。
景松堂整體是一個白色的四合院落,
外墻已經開始剝落、掉色,
它的后面是一個用鵝卵石搭建的豬欄。
一說四合院,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住著一大家子人,景松堂這個四合院里,一共住了六戶人家,每個人家都分布在相應的小房間里,互不干涉。想要整改這里,就要先劃分清各自原有的領域,好讓堅守傳統的屋主仍然有屬于自己的歸屬感。
改造之前六家人先找了一張合照
張雷開始和建筑師傅討論方案。
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是空間歸屬的問題,
張雷把把6戶人家每家的門檻都保留在了下面,
并且在地面上用一根紅線示意。
因為門檻就是這一戶戶的界限,
這個不能動。
院子里仍然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
不破壞之前的木雕結構,
只是在此基礎上稍加現代元素。
改造的時候,剛好遇到了燕窩,
窩內的小燕子正嗷嗷待哺,
工人門特意繞開它。
屋子里的結構也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稍加改動,
之前破舊不堪的灶臺特意保留了下來。
大堂的主體結構也基本沒有動,
只是在原先的基礎上,
擺上一些書架和桌子。
還記得景松堂外面的那個豬欄嗎?
張雷把這個用鵝卵石搭建的豬欄拆了,
并且在原先的基礎上,
用鵝卵石搭建了一個二層高的房子。
原先豬欄基礎上,
搭建的二層白色小屋。
陽光下,有種現代和古老的碰撞感。
白色的小屋內,
用的是完全現代的手法。
連接白色小屋和景松堂的,
是一個透明的玻璃過道,
一邊連著過去,
一邊連這現代。
景松堂還沒有改造完成時,就已經是村里人茶前飯后談論的話題了。時不時的會有好奇的村民過來瞧瞧進度。2015年10月份,這個古村里的書局最終落成。
這里成了小孩子空閑時最好的看書、做手工的地方。
景松堂里的老物件,
也成了孩子最感興趣的東西。
老人到了這里,
也開心地交流起來。
幫張雷施工的有個叫阿寶的工人,
也喜歡到這里坐坐、喝喝咖啡,
偶爾還會帶幾個朋友過來,
自豪地向他們介紹這里。
就連平時一直在家的大媽,
也會到這里,
約上幾個朋友,談談家長里短。
一個頭發花白的大媽,
拉著張雷,
興奮地訴說著這個書局給村子帶來的改變。
麟德觀點:
近幾年,中國“古村”、“古鎮”、“古屋”在“返古熱潮”中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很多沉寂已久的古村落都迎來了“熱心”的設計團隊,但是鄉村古建的改造如果僅僅停留在建筑外觀內裝的提升上,那么也不過是老建筑的翻新,到頭來既不能延續古老文化的生命,還可能給其帶來不可挽回的破壞。只有帶著審慎的態度去對待古村、古鎮、古建的改造,讓古老建筑的功能被重新煥發,才是真正成功的規劃與設計。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