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教文化所蘊含的深刻、廣博的思想內涵,所承載的華夏民情風俗,所表現的特殊宗教禮儀,所產生的增福延壽功能,足以使海內外游客流連忘返。道教對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等,都與當今世界回歸自然的旅游潮流———休閑旅游、生態旅游、綠色食品保健旅游、森林旅游等旨趣相吻合。
在這樣的旅游過程中,游客可以欣賞到道家、道教獨特的文化藝術,增長有關道家、道教的知識,有利于道家、道教文化知識的傳播、普及,能夠弘揚傳統文化。道教在傳教過程中,廣泛運用了雕塑、繪畫、音樂等多種藝術手段宣傳教義,展現道士的生活和教務活動,因此,道家、道教文化可轉化為旅游產品的資源十分豐富。下面,作簡要介紹。
第一,道家、道教文學與藝術為旅游資源增彩。首先看道教文學。道教文學促進了中國文學中浪漫主義手法的形成和發展,尤其表現在游仙詩和神仙詩詞等作品中。這些文學作品集知識性、趣味性、歷史性、民俗性、審美性為一體,表現了名山道觀的幽雅超絕、夢幻迷離,為景點平添玄妙色彩,為山河增輝,使大自然多了一份神韻,讓自然景觀有了靈魂,更讓人迷戀向往。再看道教藝術。道教音樂雖然是宗教音樂,但與古代宮廷音樂、文人音樂、民間音樂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具有藝術性、群眾性和雅俗共賞等特性,促進了中國音樂的發展。道教音樂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音樂理論,優秀的樂、曲、聲樂和器樂技巧,對民間音樂的影響很大,促進了民間音樂的發展。在道教景區建設時,如果把道教音樂這一要素用活、用好,可以為旅游活動增添許多意蘊與活力。
道教美術源遠流長,作品眾多,對中國美術影響深遠。其美學思想深受道家思想和道教義理的影響,道家、道教思想對于中國古代美學中的形神、意境和氣韻生動等范疇的形成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可以在壁畫、版畫、年畫等藝術形式中看出。道教美術因其觀賞性而可以以展覽等形式直接成為很好的道教旅游文化資源。
第二,道教洞天福地與宮觀、園林本身就是旅游資源。道教崇尚自然,順應自然,追求返璞歸真、清靜無為,因而,其活動場地多選擇在風景秀麗、環境清幽的地方,并分為道場和洞天兩種。道場主要有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當山等;洞天意謂洞中別有天,為神仙居住的洞府,此外還有次一等的福地。道教的洞天福地多位于名山中,如五岳。洞天福地絕大多數自古以來就是聞名于世的旅游勝地。為了修行的需要,道士們往往舍喧囂而取幽谷,舍平原而取崇山,在風景秀麗的名山或隔斷塵囂的僻地建立固定的供奉神靈、講經布道、煉丹修道的宮觀閹堂等作為居住、修道、傳道的場所,其中的大部分實際上已經成為旅游景點。
第三,廟會等民俗及道教的養生特色飲食可轉化為旅游資源。廟會文化現在已經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節,它們往往以道教傳統節日為依托,利用道教儀式和道教文化中的神仙傳說,融入現代高科技成果和商品經濟的新內容,集宗教、經貿、旅游、文藝于一體,推動地方經濟的起步,促進經濟貿易的發展。所以,在開發旅游產品時,應該對廟會這樣的民俗給予充分的重視,盡可能把它作為旅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