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周易》與旅游
《周易》也叫《易經》,是世界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古代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吨芤住纷鳛橹袊鴤鹘y文化的活水源頭、中華文明之源,被史學家和典籍專家譽為群經之首、中華第一經、宇宙代數學?!吨芤住肥侵袊赜械木哂袞|方色彩的辯證法,是中國最古老的思辯術??鬃影阉氲秸螌W上,建立了儒家的理論學說。老子把它引入到哲學上,寫出了舉世名著《道德經》。孫子把它引入到了軍事領域,建樹了中國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周易被中國許多著名的醫學家所吸取,產生了許多的醫學名著。毫不夸張地說,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有三千年時間是在《周易》思想的主導下展開的。周易的基本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時至今日,仍能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同樣,《周易》對旅游發展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我們要學會用《周易》來指導我們的旅游規劃。
第一節 什么是《周易》
什么是《周易》?古代對“周易”一詞的解釋,眾說紛紜,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二種:一種認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書;一種認為《周易》是講變化的書,英文中The Book of Chang的譯文就是取此義。
具體來講,“周”字有二義:一是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廣大,無所不包;二是指代號,即周朝,古代常稱周朝的書為周書,如《周禮》、《周語》等。
“易”字也有二義:一是指變化。從文字學看,有說“易”字的構成是“日”、“月”?!耙住鄙蠟椤叭铡保聻椤霸隆毕笳魅赵玛庩栕兓?;有說“易”的甲骨文為象征將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變換、交易。從《周易》內容看,包含著變化的思想:如卦爻辭中,《乾》卦從初爻到上爻“龍”由“潛”、“見”、“飛”、“亢”的變化,《泰》卦中大小、往來、平陂、往復的變化。行筮時運算而顯示出數的變化,等等?!吨芤住分羞@種變化被注釋《周易》的《易傳》深刻地、明確地闡發出來?!兑讉鳌匪^的陰陽交感、天地變化的思想成為中國先秦辯證哲學中的精粹。故“易”有變化之義。二是指古代卜筮之書的代名詞。按照古書記載,有《連山》、《歸藏》、《周易》三部占筮書稱為“三易”,所以易是占筮書的專有名詞。
《周易》成書于何時,作于何人,迄今無定論?!稘h書·藝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說,認為伏羲氏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作卦辭和爻辭;孔子作傳以解經。傳說伏羲是雷神之子。中國西北幾千萬里遠的地方,有個極樂國度叫“華胥氏之國”。在那片極樂的國土上,有個名叫華胥氏姑娘。一天,她到東方的一個“雷澤”游玩。在一風景無限美好的大沼澤邊,她驚奇地發現一個巨大的腳印,便用腳踩了踩。不料,剛一踩下去,華胥氏就覺得有一種特殊的感覺流進到她體內,于是,她懷孕了,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伏羲”。雷澤邊的巨大腳印是誰留下的呢?是雷神。雷神乃龍身人首的天神。無疑,伏羲是雷神的兒子,所以,伏羲生得像雷神一樣“人面蛇身”。同時,他又是天神與人間極樂國土的女兒所生,因此,他本身又具有充分的神性!后來,伏羲繼天為王,成為了東方的天帝。他“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八種符號包括天地萬物的諸種現象,人們就用它們來記載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文王拘而演周易。”是說周文王被拘禁后推演出《周易》的六十四卦。周文王,姓姬名昌(公元前1213年-公元前1117年)史稱西伯,是商末周族的領袖。他廣施仁德,禮賢下士,發展生產,深得人民的擁戴。由此引起商王紂(后稱殷紂王)的猜忌和不滿,昏庸殘暴的紂王聽信讒言,將姬昌囚禁于當時的國家監獄——羑里城。姬昌被囚后,殷紂王以種種野蠻手段對其進行侮辱和折磨,甚至將其長子殺害后做成肉羹逼其吞食。姬昌被囚禁7年,他將伏羲的先天八卦改造成后天八卦。八卦雖成,它們代表世間萬物的八種基本性質,萬物萬事的性質可以抽象為八種,但具體的事物則是無窮無盡的,不可能有八種,故而“八卦小成”,不能反映復雜的變化?!耙熘?,觸類而長之”,“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就是八卦每一卦都可以為太極,以本氣相推,與八卦相疊,便成了八八六十四卦,反映宇宙間不同的復雜變化。周文王進而推演成六十四卦并系以卦爻辭,并提出“剛柔相對,變在其中”的富有樸素辯證法的觀點,完成了《周易》這部千古不朽的著作。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周易》以占筮的形式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內容幾乎涵蓋了人類社會的全部內容,被譽為“群經之首”。今本《周易》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經”,另一部分是“傳”。“經”又分為《上經》和《下經》兩部分。上經包括六十四卦的前三十卦,主要反映自然現象;下經包括六十四卦的后三十四卦,主要反映社會現象。“傳”共有《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辭·上》《系辭·下》、《說卦》、《序卦》、《雜卦》等十篇,被后人稱謂“十翼”,它是對《周易》古經的解釋。根據傳統說法,“十翼”為孔子所作。這種說法最初源于《史記》與《漢書》。如《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是:“文王……作上下篇,孔氏為之《彖》、《象》、《系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 孔子對《周易》的重視,歷史上是有明確資料記載的?!墩撜Z·述而》說:“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看來,孔子是在50歲以后,才開始癡迷《周易》的,可謂相見恨晚。正如孔子所說的,如果能在50歲的時候學《易》,自己在人格修煉上還能再上一層樓?!妒酚洝た鬃邮兰摇芬舱f:“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边@些能夠相互印證的資料無疑表明:孔子對《周易》有過精深研究。我們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經提出過人生的五大里程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據說,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周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正如他在上面感慨的那樣:“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孔子解讀《周易》,是帶著目的的?;蛘哒f,他是帶著有色眼鏡的。他要在《易經》中讀出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即要從里面讀出人文,讀出屬于人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占卜以祈上天賜福和保佑。這種人文的力量,在孔子看來,就是“德”。因為讀有所得,孔子便作了《易傳》,孔子作《易傳》后,后人將《周易》與《易傳》合并為《易經》。
戰國后期,對《周易》的研究逐漸成為一種專門學問,一些系統闡釋《周易》的文字陸續被收集起來,匯成《易傳》。秦代焚書,不焚易書。至漢代,經學興起,《周易》不再叫《周易》,而叫《易經》,其中關于《周易》經傳的解釋,稱為“易學”?!兑捉洝返摹敖洝笔侵附浀涞闹鳌H寮曳睢吨芤住?、《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為《五經》?!敖洝笔呛髞頌榱俗鸱Q這些書,而加上的稱呼,原來《五經》只稱為《易》、《詩》、《書》、《禮》、《春秋》。因此,《易經》或《周易》原來只稱為《易》。漢武帝又設立了《易經》“博士”,這個“博士”不是今天的博士,它是一種官職,而且相當有社會地位。“我注六經,六經注我。”“博士們”紛紛注《易》,每個人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使得對《易經》的解釋越來越豐富,確立起《易經》“六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學術地位。后來,《易經》成為科舉考試的科目,許多人把讀《易經》當成了追名逐利的敲門磚。易學不斷發展,形成了許多流派,如象數學派、義理學派等。許多著名哲學家,依據《周易》經傳提供的思想資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學體系。
簡單地說,《周易》是一部“談象”的書?!跋蟆本褪恰柏韵蟆保韵笾肛缘膱D象,由陽爻“—”和陰爻“- -”兩種爻象,按每卦六畫排列組合而成,共六十四種卦象,是由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衍生而出。卦中六畫的排列從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陽爻稱九,陰爻稱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乾坤兩卦另有“用九”、“用六”之辭。六十四卦有六十四卦卦辭,另外還有三百八十四條爻辭。解說卦象的辭句稱為卦辭,系于卦象之下,解說爻象的辭句稱為爻辭。 《周易》讀起來非常難懂,后人的“注”也非常多。因為年代太久遠,原先的“注”讀不懂了,就有人為“注”做“注”,所以我們現在讀的《周易》,它的注文往往是“注”的“注”的“注”的“注”。
《易傳》云:“立天地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边@給我們的啟發是:天、地、人是世界之根本,在做旅游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到天、地、人以及三者的結合。比如,
第二節 《周易》的思想內容
我們今天所說的《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傳是對經的解釋?! ?
“經”這一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號與卦爻辭。所謂“六十四卦”,是由“八卦”兩兩相重而得,“八卦”則是由“陰”、“陽”二爻三疊而成?!吨芤住返摹瓣帯?、“陽”,分別呈中斷的與相連的線條形狀,即“––”與“—”。古人用陰陽范疇來表現寒暑、日月、男女、晝夜、奇偶等眾多概念,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
在“陰”與“陽”的基礎上,圣人將其符號三疊而成八種不同形狀,分別命名為不同的卦名并擬取相應的象征,稱為“八卦”(也稱“經卦”),具體如下:
卦名 象征物 象征意義
乾 天 健
坤 地 順
震 雷 動
巽 風 入
坎 水 陷
離 火 麗
艮 山 止
兌 澤 悅
接著,圣人再將“八卦”兩兩相疊,構成六十四個不同的六劃組合體,即“六十四卦”(也稱“別卦”),每卦中的兩個“八卦”符號,居下者稱為“下卦”(也稱“內卦”,《左傳》稱“貞卦”),居上者稱為“上卦”(也稱“外卦”,《左傳》稱“悔卦”)?!傲呢浴泵控怨灿辛鶙l線條,稱為“爻”?!墩f文解字》云:“爻,交也”;王弼云:“夫爻者何也?言乎變者也”?!柏场钡脑庖簿褪顷庩栔蛔儭R虼恕皑C–”稱為“陰爻”,以“六”表示;“—”稱為“陽爻”,以“九”表示。六爻的位置稱為“爻位”,自下而上分別為“初”、“二”、“三”、“四”、“五”、“上”。如《蒙卦》:自下而上的六爻分別稱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
所謂的卦爻辭,即系于卦形符號下的文辭,其中卦辭每卦一則,總括全卦大意,爻辭每爻一則,分指各爻旨趣?!吨芤住饭灿辛呢?、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應的也有六十四則卦辭和三百八十四則爻辭(由于《乾》《坤》兩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辭,所以將其并入爻辭之中,即總計三百八十六則爻辭)。
“傳”實際上是闡釋《周易》經文的專著,即《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系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計七種十篇。因其闡發經文大義,如本經之羽翼,所以漢代人稱之“十翼”,后世統稱《易傳》。
《周易》思想博大精深,這里撮其精要,列舉如下:
一、易的思想。“易”是《周易》最精髓的思想。它有三易:變易、不易、簡易,分別是不斷變化、恒久之道、執簡馭繁的意思,它所追求的是使事物變得更簡單、更科學、更長久、更適應時代的變化。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是中國商戰初始期,處于排陣布局的階段,所以人們愛看《孫子兵法》,一時“兵法”熱;90年代是商戰上升期,處于集團的雛形期,人們喜讀《三國演義》,一時“三國”火;21世紀是商戰高峰期,競爭合作變化無常,人們勤翻《周易》,“周易”興。“周易”興的原因在于《周易》講的“三易”能夠指導人們適應時代的發展。
所謂變易指的就是變化。世界萬物都在變,哲學上講,只有相對靜止,沒有絕對靜止,變化是永恒的真理,任何事物無時無刻不處在發展變化之中。“變易”是《周易》的主要內容?!兑捉洝分械牧呢?、三百八十四爻、“彖傳”、“象傳”、“文言”等,核心思想揭示的都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這就告訴我們,要樹立變化的觀念,要用動態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要時刻把握變化的規律,推動管理變革,應對日益變化險峻的市場競爭。
所謂不易就是說在絕對的變化之中,一定有不變的東西,如企業、團隊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雖然企業的生產、規模、利潤、隊伍、技術、設備、首席執行官等,都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但企業多年形成的優秀的文化價值觀,卻是不變的,這些不變的東西也是最有價值的東西。掌握了不易的原理,我們就要不斷探討不變的東西,以不變應萬變。
所謂簡易就是在實現不易的過程中,一定有最簡單的路徑。復雜問題可以用簡單的辦法來處理。在管理學上稱為簡單管理。簡單管理是現代管理發展的方向。如實現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渠道化、流程化、信息化等,具有統一的路徑,才能實現“簡易”。要實現簡易,絕非是一時之功,而要經過長期的文化陶冶,日久煉成。
二、陰陽平衡理論?!兑捉洝は缔o》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善也,成之性也。”這就是說,世界萬物都是由陰陽兩極構成的,陰陽既對立又統一,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一陰一陽的矛盾變化就是道,也就是規律。只要遵循“道”,就能成功達到目標,成就規律,實現人性的圓滿。《周易》向我們展示了陰陽結合的自然規律,其核心就是陰陽平衡理論:陰陽兩極互相平衡、彼此調和,就可以稱之為道。延伸開來,在易學中,陰陽可以代表競爭與合作、有與無、彼與此、虛與實、動與靜。與之對應,根據陰陽平衡理論,我們要有競合精神,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懂得有無相生、知己知彼、虛實結合、動靜相宜。
三、天人合一觀念?!吨芤住分械摹疤臁笔侵缸匀坏目陀^存在,如有形的物質和自然現象等,引申為規律。“人”是指人類社會和人類活動?!缎蜇浴防镏v,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人與人聯結而成社會,社會的發展具有歷史的延續性、恒久性。《周易》認為,人與自然是合一的,相應相通的,所以仿效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天人合一是有中國特色的思維方式,由此構成中國文化的大背景和主色調。其中涵蓋著三層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自身(心與身)的關系。天人合一觀念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一種相輔相成的內在生命聯系:人生于自然又反作用自然;反過來自然又制約著人類的活動;二者需要和諧統一,才能達到天人合一。人與人的關系、人自身(心與身)的關系也是如此。天人合一觀念就是要人們的行為順應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四、類比推理思維。《周易》蘊含豐富的類比推理思維,從而使它成為決疑解難的思維工具書,并一直流傳至今?!吨芤住返幕痉柺顷栘场完庁?-,為陽與陰、剛與柔的代表。由這兩個基本符號構成的三爻一組的八個經卦,也分別具有陰、陽屬性。八卦的陰、陽屬性分類,又延伸出自然萬物包括社會世事的分殊。如同兩個象形文字組合成一個象意文字一樣,《周易》每一重卦的卦名,是對該卦所包含的上、下兩經卦關系或六爻卦象整體結構的象征意義的概括。比如,《咸》卦的下卦為艮、上卦為兌,艮為少男兌為少女,象征少男以謙卑的姿態追求少女。這樣的感情培養合乎自然,所以卦名為“咸”即“感”。與卦名一樣,卦辭爻辭根據卦象爻象而撰,以例說的方法揭示卦象爻象的意義。卦辭爻辭的例說所要表達的是形式結構之“理”。卦辭爻辭所“明”的是卦爻之象,是要通過具體的例說揭示卦爻符號所象征的事物情況的普遍性意義和道理。因此,讀者須由卦爻辭的例說進入舉一反三的推演,再由個別升至一般,獲得蘊藏在卦象爻象后面的意義。這種舉一反三的推演,不是演繹推理而是觸類旁通的類比推理。
第三節 《周易》思想對旅游的啟示
中醫學家用《周易》奠定了醫藥治病的基礎,經濟學家用它研究企業管理,哲學家用它認識社會、指導人生……它的思想內容涵蓋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基本原理。《周易》思想被人們學習、領會、感知,并被成功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同樣,《周易》思想也對我們旅游有很大的啟示,我們要充分運用《周易》思想來指導我們的旅游規劃。
《周易》誕生在河南,它影響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同時也被世界所關注,這是河南對人類的貢獻。金字塔尖上的《周易》,充滿著太極的神秘,同時也集中了人類的智慧。它是凝聚華夏民族求變求新的哲學上的經典之作,至今我們很多日常用語出自《周易》,如:不速之客、三陽開泰、文過飾非、自強不息、立竿見影、物極必反等等。作為河南旅游更應充分運用其中制勝法則,去開啟我們的新思維。
旅游經濟的特點,在策劃和規劃階段,它是知識密集型產品,當產品形成后,大量服務人員加入,它又變為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也就是周易中的乾與坤的統一和演變。產業的形成與發展,需要智慧和知識含量?!吨芤住分械乃枷胍部梢蚤_啟我們的新思維和新理念的一把鑰匙。具體有以下幾種:
易的思想告訴我們:變易指萬物都在變,旅游市場也是時刻在變,我們要用動態思維方式去思考旅游的發展。不易是惟變不變,游客祈福納祥的心理、對景點物美價廉的要求是永恒不變的。簡易是說復雜問題可以深入淺出,用簡單辦法來處理,比較典型的例子是,英國的兩名科學家居然用透明膠帶粘出了石墨烯這一科學家曾經認為不會存在的二維物體,從而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我們有時候在進行旅游規劃時也要學會化繁于簡,做出不一樣的規劃。簡易是市場的需求,要把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旅游形象用最簡單的幾個字來概括,這就是簡易。例如:我們在為登封市做旅游產業規劃時,總體構想概括起來是:123,即:一個重點(以少林寺為重點)、兩層空間(北山南水),三種文化(佛文化、道文化、儒文化),這樣便簡潔全面概括出了登封市的旅游資源,讓人一目了然。
陰陽平衡理論告訴我們,在旅游規劃時我們要學會平衡?!耙魂幰魂栔^之道”,這是“道”的另一種解釋。旅游中項目設立,永遠都是在對立統一中設立,讓游客有一松一馳的樂趣,二者的高度統一是旅游中的最高境界。統一就是主題的統一,對立是動與靜的結合,傳統與時尚的結合,外來文化與地域文化的結合等等。此外,陰陽平衡理論還告訴我們要有競合精神,因為在當今市場,旅游企業需要在競爭與合作中共存,共謀發展。要懂得有無相生、虛實結合,因為旅游景點是可以無中生有,有中生無,虛虛實實的,假作真時真亦假,很多人工景點都大受歡迎便是明證。
天人合一觀念告訴我們:人即自然,自然即人,我們在旅游規劃時就要充分考慮人和自然的和諧,讓游客在景區充分融入到自然之中,感受自然之美。例如,湖南大熊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其中有人文景觀、鄉土風情、優美傳說、怪石奇峰、名花古木、珍禽異獸,是湘中一塊待開發的旅游勝地。我們在大熊山的旅游開發過程中,將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民風民俗等進行整合,融會貫通,以特色塑造品牌,以“唯我獨有”彰顯品位,形成了“一個亮點(湘中明珠——大熊山)、兩條主線(一是以大溪游道為主的休閑養生線;二是以蚩尤文化、苗瑤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娛樂線)、三種文化(蚩尤文化+苗瑤文化+休閑養生文化)”的格局,讓每一個單體內容均體現生態元素,讓文化貫穿于景點之中,從而體現一個高文化內涵的生態景區,使之成為高起點、高品位、高質素的湖南省著名旅游景區。
類比推理思維告訴我們,我們要在旅游規劃時懂得類比推理、舉一反三,從而使整個規劃設計更加完善,設計出的景點能讓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流連忘返。比如,對于“道”是有很多種解釋,有“路”、“方向”、“道理”等十幾種解釋。但我們根據“道”的字形,可以解釋為“首”代表著人用腦,走之底“辶”代表著走路,可以推理為:一個人在走路,走到了十字路口,那么這個人就要用腦來思考到底走哪一條路。據此,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景點:在一個十字路口立一石碑,上書“道”字,并注明道的解釋,告訴游客人在十字路口要用腦選擇,不能錯選。這樣的景點別出心裁,一定能讓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周易》中的只言片語卻深含大義,極具哲理,對我們的旅游規劃有著很好的指導。比如:“君子以作事始謀。”這告訴我們,策劃在旅游中的重要性。“謀”字是由“言”和“某”構成,這就是說就某件事來言,來構想?,F代經濟中所說的策劃就是謀,而且明確的告訴我們任何旅游項目、活動、決策之前都要謀。謀也包含著方向、追求和預期結果。古人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今人說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這些都說明了策劃在旅游經濟中的重要性。
《周易》還能指導旅游營銷?!吨芤住泛苤v勢。造勢就是造機會,是旅游營銷的重要手段,我們旅游做活動,搞節慶都是為了造勢,其本身并沒有多少效益,而且還要付出很多,這些都是擴大影響,營造市場份額和創造機會去贏得市場,贏得人心。兩軍對壘,從來都是勇者勝,勇就是一種勢。造勢就是營銷,就是造市場機會。人們常說:機會要靠自己去爭取。
《周易》里講“陰陽之義配日月”?!吨芤住分v陰陽,最大的陰陽就是太陽與月亮。中國有太陽崇拜和月亮崇拜的傳統,這都可以作為旅游資源進行開發。世界上的太陽崇拜有五大發源地:中國、印度、埃及、希臘和南美的瑪雅文化。人類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便是太陽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陽崇拜。根據《山海經》記載,中國的太陽崇拜起源于山東東部沿海的日照一帶?!渡胶=洝ずM鈻|經》曰:“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湯谷即“旸谷”,神話傳說中太陽升起的地方;與虞淵相對,虞淵指傳說中日落的地方。根據史料記載,湯谷位于山東東部沿海地區,是上古時期羲和族人祭祀太陽神的地方,是東夷文明的搖籃,也是我國東方太陽文化的發源地。湯谷就在東海之濱的瑯琊一帶。 古時的瑯琊包括臨沂、日照、青島和濰坊的部分地區。但日照似乎與太陽崇拜有著更密切的聯系?!耙魂幰魂栔^道”(《易傳·系辭上》)陰陽變化是宇宙有節律運動的最根本的原理與法則,陰陽運動的規律是客觀的,萬物的生長收藏均受陰陽的支配,陰陽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全過程中。根據元氣陰陽學說,宇宙萬物是由陰陽二氣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就決定了宇宙萬物無不包含著陰陽的對立統一。所以,陰陽也就成為宇宙萬物中存在的普遍規律。為什么會有太陽崇拜?原始人類關注的兩大主題是:生與死。生是一種永恒的渴望;而關注死,是希望再生。因此古代先民們對具有長生不死以及死而復生能力的萬物非常崇拜,稱之為圖騰崇拜,這種圖騰崇拜在上古時期非常普遍。太陽每天清晨從東方升起(重生),給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傍晚從西邊落下(死亡),給自然以黑暗與死寂,具有死而復生的能力,以及給萬物以生機的能力;同時先民的農耕生產,特別是稻作生產對陽光的需求和依賴,希望太陽多給人們一些光和熱,讓人們有吃有穿、身體健康。先民們就自然而然地對“生生之謂易”(《易傳·系辭》)的太陽產生了敬畏的心理,而萌發了崇拜太陽的思想,尊之為神,稱太陽神。古人崇拜太陽,必然要仔細觀察太陽,研究太陽的運動。而陰陽二字就是對太陽運動(生與死)的形象白描。白天,太陽升起(生),光芒四射屬陽字表述的意蘊,自然界呈現一派生機與活力。黑夜,太陽落山(死),光芒被遮屬陰字表述的意蘊,自然界呈現一派死機與蕭條。于是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自然界萬事萬物就是在太陽的生與死即陰與陽的變化中而變化著的,自然而然地太陽就上升成為宇宙主宰之神的地位。正是有了日神信仰,才會使由本來很原始樸素的 “陰陽”概念上升成為對中國傳統文化至為深遠的陰陽學說。作為一種系統的方法論,陰陽學說確乎形成于晚周秦漢之際,但其基本概念,即早就孕育在中國上古日神信仰觀念的母腹中了。而這樣的文化尋根,有助于我們對中國傳統燦爛文化的重新認識,更有助于解讀陰陽學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乃至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
在風清云淡、月明星稀的夜晚,我們中國人舉頭望明月,總會有所感慨,有所寄懷。也許從沒有一個天體能如月亮一般,讓中國人寄托如此豐富而復雜的感情。其實,月亮對于中國文化的意義又絕非寄托情感那樣簡單,在華夏文明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月亮崇拜和月神傳說對于中國哲學、藝術以及民族性格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美麗的陽朔,有一座奇特的山,頂部中空,狀如弦月,夜晚望去,若一彎明月掛在天空,這就是著名的景點“月亮山”。傳說有一位老媽媽每天都爬上山去,坐在月亮里頭,給游客賣水,于是大家都叫她“月亮媽媽”?!霸铝痢迸c“媽媽”聯系起來,并給人以美的遐想,這并非偶然,而是與中華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血緣?!抖Y記·祭器》曰:“大明生于東,月生于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古人稱日為“太陽”,月為“太陰”,月亮與婦女,都是陰性的代名詞。
創造人類的始祖“女媧”,同時就是月神,在漢墓磚畫中,伏羲手捧太陽,女媧則手捧月亮。遠古人以為,女人和月亮有著一樣的本性,都有膨脹的傾向,而且還有與月相變化周期一樣長的月經期。他們的觀念中,物體可以通過某種神秘的感應超時空地發生作用,所以月光的照射可以使女人懷孕。因此月亮賦予了女性一種神秘的能力。人類早期對父親的意義并不清楚,女性在原始母權制社會中處于崇高的地位,繁衍生息的渴望推動了月亮信仰的不斷發展。月亮的感應力逐漸被人格化,衍化為高潔的月亮女神。中國的月神最著名的是嫦娥,據后人考證,女媧、女和、尚娥、嫦娥其實同為一人。嫦娥是怎樣奔月的呢?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卻把它偷吃掉,并逃到月亮里去了,變作一只蟾蜍,成為月精。后來,蜍音訛變為兔,于是蟾兔并存于月中,到了東漢時期,蟾蜍被逐出,月宮中只剩下了玉兔。《淮南子》對嫦娥的丑化,暗示了伴隨母系王國淪陷后父系文明的建立,婦女的地位驟然下降,嫦娥奔月象征了被父權驅趕的女性們寂寞凄苦的情懷。而蟾蜍向玉兔形象的轉變又表明,嫦娥的地位在后世重新得到了提升。這與后來中國文化崇尚陰柔的轉向有關,文人墨客對月亮的反復吟誦也為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嫦娥的故事在民間也出現了不同的版本,說因為一個叫蓬蒙的人的覬覦,嫦娥才當機立斷將不死藥吞了下去。后羿悲痛欲絕,擺上香案,放上蜜食鮮果,遙祭愛妻。百姓們聞知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為嫦娥祈求吉祥平安。這就是中秋拜月的傳說來歷。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于魏晉時期,盛于唐宋?!稏|京夢華錄》對北宋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人們擺設酒脯時果,賞月暢談,有些地區還舉行“拜月”、“鬧月”、“跳月”、“偷月”等有趣的活動。至此,中秋拜月的女性生殖崇拜意味慢慢淡出歷史舞臺,為“花好月圓人團圓”的主題所取代。在月神神話中,嫦娥竊取的不死藥及吳剛砍伐的月桂樹“樹創隨合”的奇異能力,都暗示著一種不死的生命精神。月亮的盈虧晦明循環,不僅參與締造了中國的農歷,也影響了中國哲學對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與寧靜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中國古人實用地把自然循環當作宇宙的規律,并運用于歷史。天干地支六十年花甲輪回,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都呈現一種循環意識。時間本是一條進化直線,但在中國哲學中被轉化為一條循環的曲線,陰陽魚太極圖就是明顯的體現,這對形成時空合一的宇宙觀和文化穩定性具有深遠的影響。老子說:“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钡兰宜枷雽⒆匀滑F象提升到一種人生智慧。杯滿則溢、月盈則虧的道理已深入人心。以月喻禪是禪宗哲學的傳統,《五燈會元》中法眼和尚說:“見山不是山,見水何曾別?山河與大地,都是一輪月。”月境與禪境渾然一體,萬物混茫物相溶合一,月光讓人思索宇宙的永恒存在,從月光里,禪師得到頓悟的啟示,在永恒中獲得靈魂的超脫和心靈的愉悅。
古希臘神話中也有月神,她叫阿耳忒彌斯,亦是狩獵女神,技藝高超。而中國人眼里的月亮則是冰清玉潔的,嫦娥的形象是孤寂、幽怨、靜謐而多情的。在月光下,人們感受到的是女性的溫柔、嫻靜與嫵媚,這正是中國式的“美”的境界,它能夠為人提供一個休憩的精神家園,撫慰那些疲乏了的心靈,因而得到中國藝術家們的青睞。中國的月神文化以詩詞意境為靈魂,以文人之筆傳達對人們千年不變的感懷,與中國山水畫一樣,含蓄、清逸、淡遠、寧靜、空靈、妙悟,沒有色彩的喧囂,而富于心靈的深遠。月神的傳說記錄著母系社會往古歲月的云煙,反映著尋找母親溫暖懷抱的文化主題,月亮的升起在漫漫長夜里喚起跨越時空的親切慰藉?!奥稄慕褚拱?,月是故鄉明”(杜甫),詩人如影隨形的鄉愁、舊夢重溫的情思,往往寄托于明月的傳遞,“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腸愁,化作相思淚”(范仲淹)、“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藝術地傳達出國人心中一言難盡的心愿,蕩漾著中華民族特殊的審美共鳴。月亮作為一種永恒存在的神秘象征,又成為士大夫逃離現實的人格化身與一種飄逸的風范?!盎ㄩg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當士大夫歷經宦海波瀾,頓悟人生禪機之后,便一頭扎進那澄透晶瑩的月光世界里去了,“抱明月而長終”,吟風嘯月就成為中國文人失意后企求的精神境界。西方文化崇尚太陽,太陽神阿波羅在希臘神話占有顯赫地位。而中國人對太陽神伏羲卻是疏遠的,“夸父逐日”與“后羿射日”神話反映的是對太陽的敬畏和斗爭,太陽往往是災難的制造者。而對月神女媧、嫦娥,中國人則表現為親近、依戀和同情。如果將西方文化比作陽剛的“日神性格”,那么中國文化則可以說體現了陰柔的“月神性格”。按中國的陰陽觀念,君主陽,臣為陰,所以臣民應當躬行收斂。盡管孔子是“剛”“仁”并舉,但后世儒家并不置重剛毅自強的外向性格,而推崇溫柔敦厚的內向型理想人格。老子進一步塑造了中國陰柔的民族性格,他主張自然無為、雌退不爭,“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柔以克剛,靜以制動,弱以勝強。所以中國的智者,都具有忍讓大度、功成身退的胸懷。中國人向往天人合一,對生命抱有一種復歸自然的超然態度,能夠在現世中獲得生存的樂趣。這些人文知識對我們進行旅游開發有著非常大的啟迪作用,我們的旅游規劃是不能脫離這些人文智慧的,脫離了就不會是好的旅游規劃。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