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醫文化與旅游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一樣,一方面與自然作斗爭,另一方面跟危害人們生命健康的疾病作斗爭。神農嘗百草,揭開中華民族認知生命、遍尋良藥、治病療傷的序幕,之后,歷經無數的成敗,經過若干代人的努力,最終形成獨具東方魅力的中華醫藥文化。中醫在幫助人們解除病痛,護佑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創造璀璨奪目的文明方面發揮了極其巨大的作用。中醫是我們的國粹,它所擁有的深厚的文化積淀是我們寶貴的財富。中醫文化能為我們今天開發集醫療康復、養生保健、休閑旅游為一體的中醫保健旅游項目建設,給予有益指導。
第一節 中醫文化是什么
世界四大古文明中的古羅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過燦爛的文化,但是五千年來,到現在為止,唯一沒有斷層的文化是中華文化。一個民族的衰落不外乎兩大原因:一是戰爭,二是瘟疫。中國的戰爭沒有少打,從黃帝戰蚩尤開始打過無數次,瘟疫也經歷過無數次,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像歐洲“黑死病”般持續了幾個世紀,掠走數千萬生命的瘟疫,是誰保護了中華民族的健康?勢必有一種生生不息的智慧為華夏民族保駕護航。在1840年西方的文化進入中國以前,這個保護人們健康的任務是由中醫來完成的。那么,什么是中醫呢?“中醫” 一詞,最早見于《漢書· 藝文志》“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很顯然,這里的“中醫” 并非我們今天所指稱的中醫, 而且在歷史上使用得也極少。我們今天所說的中醫有三點必須明確:第一,“中醫”一詞有多種含義,如可以指中醫這門學問(中醫學),可以指中醫大夫,也可以指中醫使用的方法,等等。本文所謂的中醫指的是中醫學。第二,中醫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或者說中醫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簡稱,包括中醫(狹義, 即漢民族醫學)、藏醫、蒙醫、維醫、傣醫、苗醫、壯醫等各民族醫學,各醫學之間所構成的是多元一體的中國傳統醫學, 中國傳統醫學的是豐富多彩的, 各醫學之間既有共性, 又有個性;狹義的中醫,指的是漢族醫學,與其他各民族醫學相比,漢族醫學居于主體與核心地位,是整個傳統醫學中的代表。就像通常將“中華文化”作為漢族文化的代名詞、漢語為中國話一樣, 中國傳統醫學與中醫也不是不可融通,本文所稱的中醫學也不必細究其廣義與狹義。第三,“中醫” 是與“ 西醫” 相對應的稱謂, 由于中醫,是相對西醫而言。“中醫”這個名詞出現在鴉片戰爭前后。當時東印度公司的西醫為區別中西醫而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這個時候的中醫的名稱是為和西醫做一個對比。到了1936年,國民政府制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中醫”兩個字。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傳統醫”、“國醫”這些都是區別于西醫而先后出現的。
中醫以及中藥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已經運用了幾千年的歷史。古人說,“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象地說明了我們祖先在和疾病斗爭的過程中付出了多少代價,在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證實了中醫中藥無論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還是在養生上,都是確鑿有效可行的。在西醫未傳入中國之前,我們的祖祖輩輩都用中醫中藥來治療疾病,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比擬的。中醫文化正是在此基礎上衍生而來,它吸收了中國的古典哲學和自然科學的觀點,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如岐黃、懸壺、杏林等。下面分別做一簡介。目前不少文藝作品里,在提到古代醫藥時,常用“岐黃”一詞。有人認為這是一味中草藥,甚至說這是中藥黃芪、大黃的簡稱。其實,這是誤解。盡管“岐黃”確與醫藥有關,但它是指一部古代醫學名著《內經》和它的作者。據《醫源資料庫》記載,岐黃是岐伯與黃帝的合稱。黃帝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先祖軒轅氏(也稱有熊氏、公孫氏),曾為統一中原作出貢獻。他也是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藥、算數的發明者。岐伯為黃帝的大臣,典主醫病(相當于今天的衛生部長),史稱岐伯醫術高明。黃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他們常常坐而論道,討論醫學,對疾病的病因、診斷以及治療等原理設問作答,予以闡明,其中的很多內容都記載于《黃帝內經》這部醫學著作中。《黃帝內經》共計十八卷,分《素問》、《靈樞》兩部分。它以人體結構、機能聯系及人與自然關系等整體觀念為出發點,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臟腑經絡關系,解釋人體生理、病理,闡述診斷、治療、預防、養生等方面的方法,是我國古代一部系統、全面、科學的基礎性著作,對后世中醫的形成和發展,起到重大影響。尤其在明代李明珍《本草綱目》問世之前,被視為醫家必讀之書,不讀該書,則不能行醫。所以古人尊稱《黃帝內經》為醫書之祖。而它的作者黃帝、岐伯也被尊之為醫家之祖。直至今天,凡從事中醫工作的仍是言必稱引《黃帝內經》之論。其實《黃帝內經》成書約在戰國時期,只是托名于黃帝、岐伯而已,它匯集了古代醫務人員和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后世出于對黃帝、岐伯的尊崇,便將岐黃之術指代中醫醫術,以致后來人們學醫時,就說是學習“岐黃”;對于醫術高超的人,說成是精于“岐黃”,“岐黃再世”用以譽稱高明醫家。只是清末民初以后,隨著西醫的普及,中醫開始退居二線,“岐黃”一詞,除了古籍里尚能見到,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就很少使用了。因為岐黃代表著特殊的含義,現在有以岐黃命名的網站,代表著中醫網站,如岐黃中醫網,岐黃中醫論壇等。
關于懸壺,《后漢書·方術列傳》上記載著一個奇異的傳說: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有一天,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然看見街上有一賣藥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鉆入了葫蘆之中。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道他的來意后,領他一同鉆進葫蘆中。他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后來,費長房隨老翁十余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余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當然這僅是一則神話傳說,但卻為行醫的人披上了一層“神秘外衣”。后來,民間的郎中為了紀念這個傳奇式的醫師,就在藥鋪門口掛一個藥葫蘆作為行醫的標志。古代醫藥不分家,就把“懸壺”作為行醫的代稱。一些開業醫生也將葫蘆作為招牌,表示開業應診之意,后人稱醫生的功績為“懸壺濟世”。如今,雖然中醫大夫“懸壺”已很少見到,但“懸壺”這一說法保留了下來。
杏林是中醫學界的代稱,典出三國時期的名醫董奉。董奉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與當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號稱“建安三神醫”。在諸多有關董奉傳奇般的事跡中,最有影響的乃是他在廬山行醫濟世的故事。據晉代葛洪《神仙傳》記載:董奉醫道高明,技術精湛,據傳有起死回生之術。他長期隱居在江西廬山南麓,熱忱為山民診病療疾,所以四鄉聞訊前來求治的病人云集。他在行醫時從不索取酬金,每當治好一個重病患者時,就讓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顆杏樹;看好一個輕病,只須栽一顆杏樹。幾年之后,廬山一帶的杏樹就有十多萬棵了。春天來臨,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綠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間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成熟的時候,他對人們說,誰要買杏子,不必告訴我,只要裝一盆米倒入我的米倉,便可以裝一盆杏子。想吃杏的人只能以米來換取,董奉又把用杏子換來的米,用來救濟廬山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饑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達二萬余人。后來還傳說有老虎鎮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老虎為什么會鎮守杏林呢?傳說,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到茅草叢中臥著一只老虎。細看沒有吃人的兇相,一動不動,抬頭張嘴,大聲喘氣,流著淚,表情很痛苦樣子,老虎是求董奉治病。董奉細看了老虎說:“明天此時你來此等候,我給你治病。”老虎點頭走了。第二天董奉把兩個鐵環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張口,鐵環用來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嚨里的骨頭,治愈了老虎的病,后來老虎為了報恩,就為董奉守杏林。這便有了“虎守杏林”之說。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揚像董奉那樣高超的醫術。正是由于董奉行醫濟世的高尚品德,贏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廬山一帶的百姓在董奉去世后,便在杏林中設壇祭祀這位仁慈的道醫。后來人們在董奉隱居處修建了杏壇、真人壇、報仙壇,以紀念董奉。董奉之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明代名醫郭東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種杏千余株。蘇州的鄭欽諭,庭院也設杏圃,病人饋贈的東西,也多去接濟貧民。明代的書畫家趙孟頫病危,當時的名醫嚴子成給他治好了,他特意畫了一幅《杏林圖》送給嚴子成。后來,人們用“杏林”稱頌醫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滿”、“杏林滿園”或“譽滿杏林”等成語來贊揚醫生的高明醫術和高尚醫德。“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醫術高超的醫生。近現代的一些醫藥團體、雜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有關“杏林”的佳話,不僅成為民間和醫界的美談,而且也成為歷代醫家激勵、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醫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醫學界的代名詞。
中醫之所以是中醫,關鍵在于她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論體系和診療方法,而且,正是運用這種理論的指導和方法的診療,才保證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繁衍和健康,從古到今,也為許多國家所重視、引進和應用,甚至許多中醫學家也成為世界近代史上有重大影響的科學家,如李時珍。
中醫是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土壤中生長起來的,充分吸收和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多方面的內容和特點。中醫學的學術體系是圍繞人的生命展開的,而對生命的認識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獨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中醫區別于其他醫學的根本所在,也是中醫學能夠長期保持其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從思想方面來看,在先秦時期,人們已經充分思考人和天地的關系,也就是所謂的“天地人三才”學說,而中醫的《黃帝內經》也特別強調“人與天地相應”的思想,把人擺在天地之間去認識,不是孤立地去認識人。這種把人看作整體的思想,并不是中醫所固有的,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從思維方法來看,中醫對很多對象的觀察都采用通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透過現象去看本質,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司內揣外,司外揣內”,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特色。從哲學方面看,中國傳統哲學把客觀事物看成一個始終在變化的物質,中醫對疾病的診療也十分注重病情的變化,進行辨證施治,這樣的思維也源于中國古代哲學。中醫理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也不是中醫的專利,而是先秦時期在中國學術界普遍應用的哲學范疇。從文學方面看,中國古代留下的豐富醫籍,充分顯示了它的文學色彩和不同文體,體現出不同文學時期的特色。此外,中醫理論的核心概念如陰陽、五行、精、氣、神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一致無二的。可以這樣說,在中華民族演進的過程中,中醫與中國傳統文化共生共存,形成了水乳交融、相互融通、不可分割的血脈關系。因此,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
第二節 中醫文化的核心價值
中醫不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中醫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華,凝聚了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中醫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和”。
什么是健康?中醫認為一個人的健康要達到三個“和”:人與自然要和諧,這叫天人合一;人與人之間要和諧,這叫人我合一;人自己心身要和諧,這叫形神合一。達到這三個層面的“和”,才是健康的人。中醫的最高境界便是致中和,寒就要讓熱,熱就要寒,結就要散,逸就要勞,勞就要逸。中醫的“中”,應該就是儒家經典《中庸》里說的“致中和”的“中”。
漢代以后,中國傳統文化是儒、道、佛三足鼎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如果用一張圖來表示那就是“太極圖”。“太極圖”集中體現了陰陽和諧的價值理念,體現了陰陽消長、陰陽轉化的規律。如果用太極圖來說明三家,那么白的部分是儒家,儒家崇尚的是陽——剛健堅毅、自強不息的精神,道家崇尚的是陰——柔弱居下、清靜無為的精神。當然儒和道不是截然兩分的,而是像太極圖陰陽魚一樣交互在一起。再看從古印度傳來的佛家,如果用這張太極圖來說明,在什么位置呢?在兩個點,在中間,在外面一圈,都有可能。為什么?因為從不同角度來理解佛家,那么佛家的位置可能就不同。儒、道、佛三家都是講“中”,都講“和”。 其實,傳統文化里面還有一家,那就是醫家。醫家不僅是一種醫療技術,也是一種文化哲學。中醫是崇尚陰還是崇尚陽呢?其實中醫是講陰陽平和、陰陽不偏的。《黃帝內經》說“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調理陰陽,“以平為期”,就體現了陰陽和諧的理念。中醫說一個人有病了,那是陰陽不和。怎么治病?中醫在治病的時候,常用的方子包括張仲景《傷寒論》的方子、《金匱要略》的方子,這是兩千年以前的方子。為什么兩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現在還有效呢?因為中醫治的是人不是病,中醫在治療的過程中,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就是調和陰陽,陰陽平衡不得病。可以說中醫是陰陽哲學的最佳體現。
漢代以后的中醫還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華,除了儒道佛共有的中和觀念、儒道共有的“天人合一”思維方式以外,中醫從孔孟儒家那里還接受了倫理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醫德規范。中醫有一句話說“醫乃仁術”,這個“仁”就是儒家的“仁”。那么道家呢?中醫從老莊道家那里接受了養生思想,道家重人貴生、自然無為、虛靜柔順的養生思想及其方法對中醫影響重大。當然反過來,中醫對儒家、道家乃至佛家也有反影響,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不是單方面的。歷史上就有儒醫、道醫、佛醫。如果再往前推,《周易》的陰陽哲學就是中醫理論的淵源了。
中醫文化的核心價值是如何體現的呢?這里我們挑選歷史上幾位著名的中醫的故事來講講。首先講醫中圣手扁鵲的故事。扁鵲是我國中醫理論的奠基者,他通過自己的實踐首創了中醫的“四診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望、聞、問、切”,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科學診斷體系。正因扁鵲的貢獻,司馬遷在《史記》里專門寫了扁鵲的傳記。扁鵲是中國古代第一個寫入正史的醫生。扁鵲的一生,給后人留下了許多傳奇的故事。扁鵲有三個名字:扁鵲、秦越人、盧醫。這是怎么回事呢?現在普遍的看法是,扁鵲是傳說中上古時期的一位醫生,他熱心給人治病,把人們的病都治好了,所以人們就把這個醫生比作一直能給人帶來喜訊的喜鵲。由此可見扁鵲是一個傳說的人物。而秦越人是確有其人,就是《史記》上說的,在渤海郡鄭的一個大夫。盧醫則是指他出生的地方在盧國。有人認為,扁鵲是古代醫術高超者的一個通用名詞。秦越人到處行醫,受到人們的尊敬,因此也被稱為扁鵲。因此可以說,扁鵲原來是個傳說中的人物,但由于他和秦越人合為一體,就成為一個令人非常可信的人物了。扁鵲在漢代初期就已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漢初的陸賈在《新語》中說“書不必起仲尼之門,藥不必出扁鵲之方。”意思是,社會在變化,各種新東西不斷出現,讀書不能只讀孔子等人寫的儒家經典,其他的書也可以讀;藥方不能只能沿用扁鵲所創制的,其他的藥方也可以試用。這說明在當時人看來,孔子、扁鵲,這兩個人是可以相提并論的。晉代煉丹家、醫學家葛洪說扁鵲是“治疾之圣”,就是治療疾病的圣人。扁鵲的醫術確實很高明,有這么一個故事可以說全方位地展示了扁鵲的醫術。據《史記》記載,有一次,扁鵲帶著弟子來到虢國,聽到說虢國太子死了。扁鵲來到王宮了解實情。王宮侍衛大臣中庶子告訴扁鵲,太子的病是血氣運行錯亂,疾病突然猛烈爆發在體表,使內臟受到了傷害。人體的正氣不能戰勝邪氣,邪氣蓄積而不能疏泄,導致陽脈緩慢,陰脈急促,突然昏倒而死。太子死去不到半天,還沒有入殮。扁鵲根據自己的行醫經驗,覺得太子不是真死。他讓中庶子轉告國君,說他能使太子復活。國君又驚又喜,立即傳令請扁鵲進宮。扁鵲根據大家談論的病情,斷定太子并沒有死,他說,太子的病是“尸厥(假死,類似昏厥)”,此刻太子正處于昏迷狀態,手腳冰涼,脈搏微弱,乍一看就像死了一樣,其實并沒有死。懂得五臟六腑道理的人就可以治好這個病。國君聽了大為折服,馬上請扁鵲為太子治病。扁鵲來到太子面前,仔細觀察了太子的氣色,給他切了脈,又解開了太子的衣帶,摸了摸太子的胸口。然后,叫弟子子陽磨好針具,在太子頭頂的百會穴上扎了針。過了一會,太子果然蘇醒。扁鵲又趕忙調和了兩種藥,讓弟子子豹用它熱敷太子的腋下。經過這樣的治療,太子終于完全清醒了,還能坐起來了。扁鵲又留下藥,要太子按時服用,二十多天以后,太子的身體完全恢復了健康。治療虢國太子的病例,全面展示了扁鵲望、聞、問、切的高超醫術。“望”,走到太子身邊近距離觀察;“聞”,走近后自然得知了太子的氣味;“問”,問中庶子等眾多人,了解太子的病情;“切”,這是診斷太子病情的重要環節。扁鵲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對癥下藥,通過吃藥,達到人體的陰陽平衡,藥到病除。關于扁鵲和蔡桓公對話的故事更經典,還引出了成語“諱疾忌醫”。這個故事早已家喻戶曉,在這里就不敘說了。還有一個故事,說魏文侯曾經問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誰的醫術最好呢?扁鵲說,大哥的醫術最好,二哥其次,我最差,但我的名氣最大。為什么呢?扁鵲解釋說,這是因為大哥治病能防范于未然,治“未病”,在病人病情發作之前就鏟除了病根,讓人們誤以為他不會治病。二哥治病是在病初之時就將其治好了,治“欲病”,讓人覺得他只能治小病。而我只有等到病人病入膏肓的時候才能醫治,治“已病”,所以人們認為我能起死回生,醫術高超。但實際上我的醫術境界是最淺的。這個故事充分說明,扁鵲不光醫術高超,還有著深刻的自知之明和判斷力。
我們再講華佗的故事。當人們發自內心稱贊救死扶傷的醫生時,會說“華佗再世,妙手回春”。在人們心中,華佗是神醫的代稱。華佗被稱為神醫,是因為他料病如神,能預知生死;治療神奇,手到病除。史書上記載了不少華佗這方面的醫案,這里列舉兩個。第一個例子,有一個下級軍官叫梅平,這個人因為身體有病,被解除了軍職。梅平的家在廣陵,在離家還有兩百多里時,他找了一戶人家投宿,恰好這天晚上華佗也來到這戶人家投宿,主人就讓華佗為梅平診病。華佗號脈之后對梅平說,太晚了,如果早叫我治,這個病不會發展到今天。你趕緊回家和家人見面,五天后,你就不行了。梅平聽了之后,第二天就往家趕,五天后果然病故。第二個例子說的是在東陽(今天安徽天長市),有戶人家兩歲的小孩一直拉肚子,吃完奶就拉肚子,怎么治都治不好,最后只好找華佗。華佗聽完情況后,就說這個小孩不需要吃藥,先把小孩的藥停了,真正的病根在他母親身上。母親的乳汁有寒氣,孩子吃了之后就會拉肚子,所以不能給孩子治病,而要治母親的病。然后華佗把藥給小孩的母親吃,吃了十劑藥后,小孩就不拉肚子了。子病母治,這是中醫非常典型的一個特點。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六腑是個中心,通過十二經絡把整個臟腑連成一個上下相連、內外相通、整體協調的整體。一個臟腑的疾病可以通過經絡和五行的關系影響到另外一個臟腑,所以可以通過五行生克的理論來調治。中醫治病是通過吃藥,當然要對癥下藥。這個藥是辨證施治,調和諸藥,幾種藥寒熱溫涼、君臣佐使,這些東西在鍋里一起煮,這叫“和實生物”。我們古人思想理念就是五行,以土和金、木、水、火相互混雜而融合,可以創造各種器物,叫做“和實生物”,這和《漢書·藝文志》里面經方序里面說“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的道理是一樣的,“齊”就是方劑的“劑”,就是調和的意思。湯液制劑和烹調的道理是相同的,關鍵是一個“和”字。中醫治病的最終目的是讓人體內部達到陰陽平衡,對癥下藥,通過吃藥達到人體的陰陽平衡。這樣,病就好了,這就是中醫治病,體現了“致中和”的核心價值理念。
中醫的核心價值理念決定了它與西醫的不同,可以用兩張圖來說明,中醫采用的是太極圖,而西醫是矛盾圖。共同點在于都有黑和白,然而結構不同、關系不同。中醫對待疾病采取調和性治療,西醫采取對抗性治療。在西醫看來,一定要找到疾病的原因,然后將它殺滅。中醫不是這樣。比如對待癌癥,中醫不是以殺滅癌細胞為目的。如果以殺滅癌細胞為目的,那么中醫的療效肯定趕不上西醫的放療、化療。中醫是改變產生癌細胞的身體環境,讓癌細胞不發作。所以中醫治癌癥雖然沒有殺滅癌細胞,但可以延長存活期,減輕疼痛,提高生活質量。中醫的主要治療思路就是改變內環境,提高自治愈、自修復的能力。人體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命系統,不是西方二元對立的理論可以解釋的。人是有可以自我治愈的能力的,中醫就是采用中藥、針灸等方法去激發這種自我治愈、自我調節能力,最后達到陰陽平和,人也就健康了。
第三節 中醫文化與旅游的結合
為什么在現代科學高度進步、現代醫學高度發達、物質生活高度富裕的西方國家掀起中醫熱?為什么中醫養生在我國反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潮?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中醫有明顯、確切的療效。療效才是硬道理。據調查,中醫藥治療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優勢,通過辨證論治原則組成的復方,具有比單味藥更優越的整體調節功能,從而更有力地糾正機體的各種不平衡狀態,為有效地治療復雜疾病奠定了基礎。中醫非藥物治療使用器械或手法,發揮著整體功能綜合調節和協助人體自然康復的作用,強調因人施用、辨證施用,注重醫患雙方的互動性和方法的實用性、有效性。許多疾病西醫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這是西方國家發展中醫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中醫藥的簡便、低廉。這是經濟的原因。國外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為什么要發展中醫呢?除了中醫的療效以外,其主要原因就是醫療費用低廉。WHO西太平洋區傳統醫學官員曾說過:“使用中醫比西醫在某些程度上性價比更高。”海外中醫發展迅速就是考慮到降低醫療保健成本。因為政府在公民醫療保健方面的財政負擔過重,為了省錢,為了用較低的投入獲得較好的醫療保健效益,所以選擇中醫藥、針灸。
第三,中醫符合健康總體需求,符合大生態的醫學模式,符合回歸自然的世界潮流。現代醫學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和環境相結合模式轉變,現代醫學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預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調整,全球崇尚天然、回歸自然、綠色環保的潮流進一步發展。中醫藥恰恰符合這種社會需求,因為中藥大都是以植物、動物等為原料,污染少,副作用小。而針灸、推拿等非藥物療法更符合這一潮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人們害怕生病,也生不起病,所以開始越來越重視養生,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和方法符合普通百姓這一基本愿望。
第四,中醫吸取了中華文化的精華,符合國人的文化傳統,貼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醫養生是建立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之上的。當老百姓從“春捂秋凍”、“冬吃蘿卜夏吃姜”等諺語中感受到這里面含有中醫養生的道理時,就不僅對中醫是親切的,而且是感情深厚的,對它就有了高度的認同感。
養生其實很簡單,它不是要你特意去做一件與日常生活無關的事,養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WHO——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有一項數據:由生活方式引發的健康問題占60%,環境和社會因素占17%,遺傳因素占15%,醫療干預僅占到8%。養生說到底就是要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且把它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在養生的問題上,儒家有儒家的養生法,道家有道家的養生法,佛家有佛家的養生法,從中醫學的角度看怎么看養生呢。中醫養生有四個訣竅。
中醫養生要訣一:順四時。
順四時為養生的第一條,順四時則生,逆四時則亡。我們人就像外面的落葉樹一樣,春天樹要發芽了,它所有的營養從根部向枝干調動,它的力量是從內部向外走;而外面呢,又給了它一種阻力。所以中醫學講,春天的脈是弦脈。什么叫弦脈呢?那就是里面的力量要往外走,而外面還沒準備好條件,所以你春天的脈一按就是弦脈,跟那個剛發芽的芽尖一樣。到了夏天,樹葉非常繁茂了,因為所有的營養都從根部調動起來,集中到枝葉上去。人也一樣,春天人的氣血從內臟向四肢調動。到夏天,所有的氣血都調動到外面去了,而內里是空虛的。所以夏天容易鬧肚子,原因不完全是細菌和病毒,因為你的陽氣都跑外面來了,你里面是最弱的。中醫說至虛之處必是致病之所。秋風一起,人的氣血開始從外面向里面走。到冬天,人的氣血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外感(感冒)了。
根據《黃帝內經》,運氣就是運動著的氣。這運動著的氣在自然界的表現就是春、夏、秋、冬,相對應的是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構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人法自然,人順四時,其實就是要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來養生。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話:“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做病。”它含有深刻的中醫哲理。夏天人的氣血都到外面來了,天熱出汗,把你秋冬代謝的多余物都隨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你一呼一吸時,身上皮膚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所以說肺主皮毛。可我們每到夏天,唯恐空調開得不大,屋里是空調,汽車里是空調,以為呆在空調里是最好的。其實夏天的時候毛孔是打開的,這種打開是為了適應自然環境,它調整體能,把體內代謝的產物由汗排出體外去。而你非不讓它排出去,那它不留在身體里面做病嗎?冬天,天地都是閉藏的,你的氣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應該是閉合的,如果把那空調溫度老開到30多攝氏度,冬天本來不應該出那么多的汗,你老讓它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這是《傷寒論》的原話。該閉藏的時候沒有很好地閉藏,該打開的時候不讓它打開,就容易得代謝病。
順四時,就是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調整自己的生活。中醫說,春氣和肝氣相通。肝是干嘛的呢?肝體陰而用陽,它是你調動氣血的重要臟器。到春天來到的時候,氣血從內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春天的時候最好吃點烏雞白鳳丸。為什么?一方面養肝陰,一方面行肝氣,助于它的生發。到夏天,天氣特別熱的時候要吃一點人參生麥飲。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生麥飲是由人參、麥冬、五味子制成,這是著名醫家孫思邈的方子,他用這個方子治暑熱。在暑熱季節用生麥飲,為什么?因為你的陽氣都跑到外面去了,內里的陽氣不足,所以用人參補氣;汗出得太多了,他用五味子收斂,斂心氣;天氣太熱,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傷陰,所以用麥冬養陰。夏天來到的時候,老人可以吃一點生麥飲。秋風一起,它和肺氣相通,肺是主閉藏的,宣發與肅降。這時候你要讓氣血能跟著季節往里走,要用一點秋梨膏。秋梨,梨得金氣最重,開的花是白的,結果是在秋天。用一點秋梨膏你就不會在秋天到來的時候由于肺氣不降而生咳嗽。 冬天和腎氣相通。男人重在補腎,比如說六味地黃丸、桂附八味丸都可以用。女人以補血為主,冬天可吃些阿膠,大棗,核桃仁等膏滋藥。
順四時而生,一方面要求我們調整自身的生活,讓它順應四時的規律;另一方面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適當用些藥來按照季節調養身體,這樣就可以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中醫養生要訣二:節飲食。
我們的經濟在迅速發展,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與之俱來的,是飲食結構的突然改變,造成了現在的代謝性疾病即世界發展最快的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黃帝內經》里講:“膏粱之變,足生大丁。”在中國古代,糖尿病是宮廷及富貴人家最容易得的病。現在大家都這么吃,普通百姓也容易得糖尿病。
中國人的飲食是用筷子,原是以纖維性食物為主。《黃帝內經》講:五谷為養,五果為住,五畜為益。畜就是豬肉、羊肉。孔子還說過這樣的話:60歲以后的老人如果體力不行的話還要吃點肉。那就說明我們祖先在過去是以纖維性食物為主的,這是幾千年遺傳基因的結果。西方醫學不是,西方人一手拿刀一手拿叉,從他們的祖先開始就吃肉,老吃肉就想喝冰水,因為“魚生火,肉生痰”,身體里面熱太多了就喝冰水,他們的生活習慣和中國人的習慣是不一樣的,但是現在很多中國人都變成了好食肉者。很多人吃成了高血壓、高血脂,而且是一種直線上升的趨勢,這是因為老祖宗給你的是消化纖維性食物的肚子,不太適應肉類食物。
男人以陽氣為主,他的數是偶數,是8;女人以陰為主,她的數是奇數,是7。《黃帝內經》講得很清楚,女人每7年轉一圈,28歲是女人的頂峰年齡,28歲以前一直往上走,過了28歲就往下走。35歲陽明脈衰,再美的女人皺紋都開始出來了。男人以陽氣為主,頂峰年齡是32歲。過了32歲以后發福了,其實是代謝緩慢了,體內存積的東西多了,看似發福,不是個好現象。男人過了32歲,女人過了28歲,這時候要注意了,早上中午的飯要吃得好一點,晚上的飯要盡量少吃,因為代謝的緩慢主要在晚上。人和自然界是個統一的整體。早上太陽出來了,天地的陽氣都在升發中,那時候你的臟腑功能也處在旺盛的狀態,你這時候吃好一點沒關系。到晚上太陽下山了,外面一片陰寒之氣,陽氣沒有了,你吃進去的東西運化不了,那你不發胖誰發胖?晚上的飯清淡些有好處,老年人尤其如此。
東方人以纖維性食物為主。老子說:“谷神不死”,“社稷”的“稷”字是小米之意,社稷,古代的谷神。那么為什么說谷神不死?維持人的生命不僅需要脂肪蛋白質,更需要無數具有生命力的種子。為什么在所有的五谷里面我們的祖先這么注重小米呢?因為小米在任何貧瘠土地上都能生根繁衍,它的顆粒很小,生命力極強。一碗小米種在地下一大片,一碗大米種在地下一小堆。女人生完孩子,老人都給她喝小米粥,在生孩子的過程中,正氣受到了損傷,所以用小米粥調養。
中醫治病是用藥性之偏來糾正人體之偏,其實我們吃的食物也有它的偏性。到北京,很多人都愿意吃烤鴨,那個鴨為什么要烤?到廣州要煲老鴨湯,為什么不拿嫩鴨子煲?因為鴨子在水中,習性偏寒。你如果不吃那老鴨,不拿火烤,那么吃完就可能拉稀。雞就不用烤,燉雞湯時越壯實的雞越好。南方人沒有北方人那么強壯,因為他吃的大米是水中生出的,其性偏寒;北方人天天吃小麥,小麥是冬天種,陰歷五月收,它的陽氣最重,其性是溫性的。中醫主張用食性之偏來糾正人體之偏,所以遇到寒性的胃潰瘍,吃烤饅頭片。烤饅頭片堅持吃一年,胃潰瘍就好了。虛寒性的潰瘍病,吃偏寒性的大米飯,一吃完就難受,應該吃饅頭片,小麥粉本來就是溫性的,在里面放點堿,再發起來,就很容易消化。你再給它烤糊了,它就更溫了,溫胃散寒。
中醫學的很多道理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節制飲食的問題上,一定要按照老祖宗的做法。不是說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當你想吃的時候(除去孩子,孩子太饞,他什么都想吃),只要是成年人,一定是你體內的需要。懷過孕的女人都知道,在懷孕期間她的胃口發生改變了,見了酸的吃起來像糖豆一樣。為什么?因為這時候她的氣血全去養胎了,肝陰不足,需要酸性的食物來補充。正常的人,在不同的時間飲食胃口的改變,同樣反映著體內的狀態。中醫沒那么多特殊的忌口,不要把中醫的忌口開出一大堆。但是有一條,淺嘗輒止。一吃多了,就要受損傷了。節制飲食做得好,那些代謝性疾病的發作就會明顯減少。
中醫養生要訣三:調情志。
中醫學認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產物,人在氣交之中,人是在風、寒、暑、濕、燥、火等氣候的這種變化中,完成他生、長、壯、老、已的過程;另一方面,中醫更強調人是社會的人,他具有完備的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是人類特有的,而且這種情志活動是任何簡單或者高級的動物都無法比擬、代替不了的。
《黃帝內經》講得很清楚,“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意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種和諧;第二句話是“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恬淡虛無并不是讓你不想事,恬淡虛無的本質是勤動腦、體,不動心。腦是“用”的首領,四肢是“用”的工具。中醫學把人的生命活動分成體和用兩部分,《黃帝內經》講“頭為諸陽之匯,四肢為諸陽之末”、“陽氣者若天與日”。陽氣就得動,不動就要老化。但是五臟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動,心要一動五內俱焚。思想的“思”字是個什么字呢?上面不是“田”字,是囟門的“囟”字。囟門又叫“頂門”,是嬰兒頭頂前部中間骨頭未合縫的地方。上面是“囟”,下面是“心”,你所有的情緒變化一定是腦和心的有機結合。當你特別難受的時候,首先感覺是心堵得慌。如果是心堵得慌,那就是動心了。
老子說“無為則無不為”,“無為”其實是無不為。很多人以為老子說的“無為”是不做事,其實是把老子這句話想得太簡單了。老子《道德經》中講的是規律,是道,講天地人的規律是從哪兒來,六合以內到底是怎么回事?“無為”其實是:無妄為,則無不為。按照規律做事叫不妄為,不按規律做事,就叫妄為。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長在地上的,就不可能離開地的生、長、壯、老、已的規律。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具備這種規律。“地法天”,地球上所有的氣候變化都取決于天。天是太陽、月亮、二十八星宿。我們中國人為什么那么注重“六十”?不是你對六十有特殊的偏愛。中國人在計算歷法的時候,用的是六十甲子。甲子不僅僅是時間概念,它更是一個時間空間高度濃縮的概念。二十八星宿包括太陽和月亮,二十八星宿每60年有一次準周期的變化,天上這些星宿的不同位置決定了地球上物候的不同變化,所以我們祖先把它總結成五運六氣。2003年癸未年發生了SARS,1943年也是癸未年,北京霍亂流行。霍亂也屬于濕的一種,它和SARS既有共性,又與SARS不完全一樣。這說明,我們的祖先在總結這些規律的時候不是胡編出來的。我們的祖先太厲害了,他們寫的著作,一不要稿費,二沒有職稱,為什么要把這么多東西刻在石板上,寫在木頭上?因為中國人是非常注重自己子孫的,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我們的祖先從來不做斷子絕孫的事。所以他們認為再苦,再累也要把這些有用的東西刻下來。不要老覺得今人比古人聰明,其實幾千年下來,沒用的東西早被古人丟掉了,留下的一定是有用的。我們中國人像大家閨秀,韓國、日本像小家碧玉。大家閨秀的寶貝太多了,東家扔一點,西家扔一點,到現在都沒了,被那小家碧玉全都拿回去了,中國的插花、和服、茶道全都變成他們的了。我們作為炎黃子孫,一定要對自己的文化有重新的認識。
老子說:“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每件事都有它自己的規律。在勤動腦體不動心的時候,腦子不是想怎么發財,是思考要做的事情在某個規律上處在哪個點上。它是春天還是秋天呢?如果它是春天,就不要希望明天就結果,要等到秋天。這樣做看似無為,實有為。如果非要從春天一下就蹦到秋天去,那叫看似有為,實無為,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不管你壓力多大,從事什么工作,要想保持這種情志,就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去把握你所做的這件事的規律。
人是哭著生下來,笑著離開世界的。人一死氣散了,所有的皺紋都展開了。生下的時候攥著拳頭,走的時候撒手人寰,所以人的一生就是從哭到笑的一生。生下來笑著的小孩活不了,撒著手的小孩也活不了。這就是告訴我們,不要怕苦,不要怕累。人要想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近人事智于圓而行于方”,考慮得盡量全面,處理得盡量果斷。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你每天躺在床上想,敢與天地日月同輝,馬上就坦然了。如果你心里老想著,明天怎么辦呢,那你就要動心了。
現代社會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弄得很多人疲憊不堪,處于亞健康狀態,一想起上班就頭疼。這說明他對自己的工作已經厭倦了,這是一種很危險的信號,所以一定要學會調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調好,必須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讓腦經常處在一種放松的狀態,智慧就來了。你考試的時候,如果腦一緊張,會的全忘了;當腦子一輕松,什么題都想起來了。如果能使自己的心態處在一種穩定的狀態,就能做到“陰平陽秘,精神乃至”。
中醫養生要訣四:慎醫藥。
什么是藥?為什么中醫叫做“藥”?不叫“勺”,不叫“飯”?藥好比是開門的鑰匙,門打不開的時候怎么辦,要用鑰匙把它打開。人得了病就是你這門打不開了,假如那門本來是通的,你沒完沒了地用個鑰匙去捅那個門,把一個好門也會捅壞的。中藥也有毒性,這毒性是它的偏性,不是說吃了它就是毒。砒霜能毒死人,但是砒霜仍然是一味中藥,關鍵看怎么用。按照中醫的理論,中藥不叫藥理,叫藥性。藥性包括:它長在什么季節,生在什么地域?它是根莖葉花、谷物莖食?它是什么形態、什么質地、寒熱溫涼什么性、升降浮沉什么作用?中醫治病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隨手拈來全是藥,因為大自然賦予人得天地之全氣,物得天地之偏氣。比如綠豆、黑豆、黃豆,都是中藥。綠豆熬湯能治腹瀉。綠豆的皮是綠色可入肝經,具有很強的解毒作用,尤其是解食物之毒;里面是黃的,黃的健脾胃。
在中國這個環境里,二十歲以下的孩子,還有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一定要慎用醫藥。因為老人小孩解毒能力、排毒能力、調整能力都比較弱。既不能亂用西藥,更不能亂用中藥。對藥物不要那么迷信。不少古代中藥書上說,這藥可以大補元氣,那藥可以大補元氣。實際上,元氣是不能補的。如果元氣可補的話,古代的皇帝就不會死了。元氣是生命之氣,父母生下你的時候,元氣是一個定數。俗話說:母壯則子肥。人的元氣就像從煤氣公司取來的煤氣罐,是一個定數,生下來就定了。在后天的生長壯老的過程中,它在不斷消耗中。當你元氣耗盡之時就是你離開世界那天。古人說元氣可以補,那是古人一種良好的愿望。從中醫的理論看,氣聚則生,氣散則亡。中醫有句話,說醫生治得了病,救不了命。當你外受風、寒、暑、濕、燥、火,內受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時候,醫生的責任是讓你把元氣的消耗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如果這人真正元氣沒了,拿人參堆著他,他也活不了。在今天的生活條件下,只要注意科學養生,頤養天年是沒有問題的。天年就是父母給你的年歲,你應該活的那個壽數。
以上中醫養生的四個訣竅都是發揚了“天人合一”的中醫養生觀,強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形成天地人的和諧,以傳統中醫藥調理方式“養心、養身、養神”,最終達到“養生”的目的。
養生是人們追求的永恒主題,長壽是人們美好的愿望,養生則是健康長壽的基礎,人們渴望通過養生達到延年益壽的愿望恒久不變。近年來,中醫養生、自然健康的觀念深入人心,中醫養生也逐漸走進人們視野,獲得追捧。中醫首先會選擇養生來預防疾病。通過養生來預防疾病,這是中華民族一種特有的智慧。其次生病了,才會用藥物治療,利用具藥物的自然屬性如寒熱溫涼、辛甘酸苦咸來治療疾病。第一部中藥的書《神農本草經》和最早的《湯液經法》里面,三分之二是養性養命的,只有三分之一是治病的。
養生是一個被放之四海都能引起重視的理念,只要生命存在,就需要呵護養護。這是大勢所趨,歷史必然。健康是所有人為之不懈努力的一項共同任務,人們正向著“人人享有健康”的總目標邁進。因此,適時開發中醫藥養生旅游資源,為游客提供專業的健康保健理療,助其體驗養生之道,必將深受歡迎。
據調查,目前中國城市人口已進入老齡化階段,40歲至60歲中老年人成為財富的最大擁有者。這群人有這樣一個特點,雖然事業上取得了不俗成績,但卻有60%以上的人處于生理或者心理上的亞健康狀態,傳統意義上的醫療保健已經無法滿足這一部分富有族群的需求。人們對休閑、養生、健康有著更為迫切的需求,健康養生旅游已成為保持人們身心休閑保健的文化形態。養生通常被定義為:“保養、調養、頤養生命。即以調陰陽、和氣血、保精神為原則,運用調神、導引吐納、四時調攝、食養、藥養、節欲、辟谷等多種方法,以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春夏秋冬四季輪回,陰陽五行相生相克,大自然中的日月經天現象,常常啟發人們師法自然,回歸自然,“養生旅游”產品也應運而生。
回歸自然,休養生息,卻又能在現代旅游產業發展中融入健康養生的元素,把休閑、養生、健康內涵貫穿到“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和旅游業發展全過程,是健康養生旅游的發展方向。同時,健康養生旅游內容豐富、產業鏈長、涉及中醫、環境、道教、文化與養生等多個行業,目前,利用藥理知識,醫療原理,制作飲茶、藥浴、藥膳等產品,泡溫泉,做SPA等活動,在國內受到普遍推廣,國內多個省市都打出中醫藥養生的招牌。
伴隨都市人越來越重視順應時節調養身心,各地旅游局和旅行社都紛紛抓住時機,挖掘相關旅游資源,開辟“養生旅游”線路,一些旅行社在線路中加入了食藥膳、聽講座、請名醫問診把脈的食餌養生行程;部分景區也積極開發本地得天獨厚的生態養生資源,帶領游客游覽負氧離子豐富的景點,到長壽鄉探秘,或者干脆在佛教圣地聽禪,道家靈山悟道,練太極武術,賞靈山秀水,達到內外兼修的目的。這些“養生游”產品在近幾年逐漸受到中老年人群和生活壓力大的白領人群青睞,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
養生旅游,已成為當前旅游發展的新時尚,作為最具中國特色的知識體系已進入許多景點規劃建設內容。從旅游業的六大要素中,已經明顯可以感受到中醫藥產業的輻射效應。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對養生旅游這一概念很陌生,什么是正確的養生旅游?養生旅游屬于旅游業與養生學交叉的領域,實際上就是建立在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基礎上,結合觀賞、休閑、避暑、避寒、康體,游樂等形式,通過旅游活動來調暢氣血、和悅情志、鍛煉體魄,以達到健身防病、延年益壽的目的。怎樣利用資源基礎,形成養生的方式,轉變為游憩活動,是養生旅游開發的關鍵。養生旅游的產品開發要明顯突出多樣性與豐富性,體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點。
中醫文化與養生旅游相結合,可以成為非常好的旅游產品——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中醫文化底蘊深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獨特地位,可以充分滿足游客求新、求異、求知的心理需求,是一種高層次的旅游資源。歷代涌現出的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名醫,形成了《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千金方》、《傷寒雜病論》、《本草綱目》等經典著作;還有頗具中國特色的藥鋪、藥工手藝,這些都為中醫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提供了一定載體與依托。游客不僅可以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地增加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還能通過藥坊、藥工手藝等深入感受栩栩如生的中醫藥歷史場景。
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是中國特色的旅游方式,要充分認識其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將成為旅游環境容量分流、挖掘旅游資源內涵、實現旅游產品升級換代的重要舉措。目前的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還只是新生事物,是中醫藥的副業,還沒有作為主體業務。
在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市場開發和產品開發中,要合理地讓中醫藥院校與旅游局等旅游部門、人文景點(如博物館)等相關單位掛鉤,共同發展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市場。并把中醫藥農業、中醫藥工業、中醫藥商業與旅游業的各種配套設施和項目聯系起來,成為中醫藥行業和旅游業的共識,為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的發展做好思想觀念上的準備,打下輿論基礎。
在進行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開發時,必須認識到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是以其強大的資源優勢和豐富的文化蘊意為其發展的堅實基礎的。在開發過程中,要認清其資源功能,確定鮮明的旅游主題。圍繞旅游資源的主要特征和旅游功能以及游客的心理需求特征,深刻發掘資源的內涵,提煉或設計可以統領全局的理念核心,即旅游主題。成功的旅游資源開發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是否有鮮明的主題,以此主題建立的旅游形象是否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在我國開展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已經暴露了一些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必須從可持續發展觀念出發,對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市場進行規范。首先是加強中醫藥人員道德培訓,強化服務意識,嚴格執業資格,防止假冒名老中醫。其次是加強藥材管理尤其是各旅游地的土特中藥材管理,杜絕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現象。再次是規范各旅游點的服務標準和價格,規范服務和收費標準。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