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濕地生態旅游認知
濕地生態旅游是指以濕地資源為基礎的旅游活動。具有自然保護、環境教育和社區經濟效益等一系列的功能。是生態旅游中的一種旅游模式,諸如“海濱游”、“湖泊游”、“水鄉游”、“休閑垂釣”等等。濕地生態旅游開發的宗旨是讓游客認識濕地、享受濕地的同時提高濕地生態環保意識。濕地生態旅游是以生態旅游為目標,使濕地生態旅游延伸為綠色旅游。濕地生態旅游遵循的基本原則:人類與濕地是一種共存共榮協調發展的伙伴關系。
2濕地生態環境對建筑的選擇
2.1綠色生態建筑
什么是綠色生態建筑?綠色生態建筑是對當今自然環境嚴重惡化下的必然選擇,其基本內涵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以人、建筑、自然和社會協調發展為目標,依托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組織建筑與其他領域相關因素的關系,使其與環境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2.2濕地生態建筑
濕地生態建筑正是遵循了現代綠色生態建筑的基本原則,在保護濕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結合濕地項目設置和建筑功能,所設置的一些符合濕地生態環境的特色建筑。這類建筑的特點主要包括:一般零星分布于樹林隱匿之處、體量適中、不高出濕地樹冠高度,且取自原生態材料,如石、竹、木、茅草、蘆葦、泥磚(泥磚屋墻面以麥稈加石灰和部分黏土做成復合黏土磚,然后晾曬成干曬土磚)、草坪屋頂等建筑。同時,為了持久的穩固性,可以結合少量鋼材,采用架空式建筑形態。
3麟德濕地建筑產品類型
結合旅游項目,麟德研究的濕地產品有:
地景建筑
濕地創意咖啡屋
濕地露營帳篷
林地創意LOFT
濕地生態會所
濕地水上建筑
“地景建筑”,其倡導的便是一種開放、自由,甚至頗為宏大的表現風格。與此同時,它也是人類尋求自然庇護與生存意義的最優之選。它是一種依地形而建,整個建筑空間隱逸在緩形的山包或大面積草坪之中,體現建筑和場地融為一體的設計理念。
例如臺灣日月潭向山游客服務中心,設計以“沒有建筑物是最好的”這種思考為出發點,設計讓建筑成為地形的一部分,對場所取長補短,將建筑本身融入到地景中,實體建筑在傾斜的山坡上緩緩升起,創造了一個整體的庭院而不是強硬的割斷環境與地形之間的聯系。
香港濕地公園游客服務中心,整個為覆土建筑,完全隱蔽在一片綠油油的人造山坡之下,將建筑、天、水連接起來。屋頂設有大片草地,游客可以毫無障礙地在緩緩傾斜的草坡屋頂上漫步,欣賞周圍的濕地風光。
3.2地景建筑優秀案例
英國博爾頓郡地下住宅
加里·內維爾設計的英國博爾頓郡第一個零碳排放的地下住宅。這是將近8000平方英尺的單層住宅,該住宅設計并非來自褐色石材砌筑的掩體,而是充分考慮了其生態特性,并保證了其與周邊寧靜寬廣的農場和山坡的協調統一。該住宅的位置和朝向都經過精心思考,建筑材料都是當地的,傳統的建造方法也得到了最大范圍的使用。地源熱泵提供了所需采暖,太陽能光電板和風力渦輪機提供了可再生能源供給。
住宅幾乎所有部分都在山坡里建造,這樣能夠在建筑屋頂上能實現廣袤場地的完整無損。整體布局形式取自花朵,圍繞中心廚房,“花瓣”容納了餐廳、休閑、娛樂、工作和玩耍區域。建筑在夜晚燈火通明時,整個住宅在暗淡無邊的景色中產生出一個獨特而熱情四溢的花瓣景觀來。
Earth House
這是由瑞士設計師Peter設計的一系列生態概念的住宅,稱為Earth House,它充分利用了自然環境,并留下最少量的碳足跡。
4地景建筑設計理念
第一,景觀與藝術的結合,塑造宏大的生態景觀效果,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第二,建筑藝術結合低碳環保,運用可循環、可再生能源給生態的外表提供實際的內涵。
第三,其目的在于讓大多數的人們參與,而這一種參與需要結合實用性,力求在捕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中,得到未知的一種新體驗。
5地景建筑功能趨勢
上排由左到右為山頂會所、花園住宅、兒童游樂場
排由左到右為生態環保教育中心、生態社區、濕地生態展示中心
6麟德濕地創意建筑設計——濕地綠巢
綠——融入生態概念的濕地大型建筑、綠色能源基地的功能載體。
巢——商業洽談、文化展示、濕地教育、新型環保技術的交流、會議的功能綜合體。如同綠床一樣的洞巢是孵化出未來生態居住形態和生態理念的動員地。
通過地景建筑在平地上塑造緩緩的山坡,彌補單調地形的不足,只需很緩的地形就可以塑造的宏大大地藝術,運用天然大面積草坪、少量石材塑造的全生態的空間感受。
展示空間主要是用于生態種植展示及會議。
充分利用屋頂采光及自然通風,優化完善建筑外圍護結構體系和遮陽系統。
并且采用整合設計方法,合理高效地應用了地源熱泵、太陽能光熱光電、光導管照明、綠化屋面,同時室內設計充分利用環保材料、本地速生材料和可循環利用材料以充分體現綠色建筑理念。
參觀者可以在屋頂上閑適的漫步,在高處盡觀遠景,也可以休閑和運動。
塑造墻面和地面的無分割,保持環境和地形的聯系。
可塑項目:
游客服務中心 文化科普館
市民活動中心 商業展示中心
微產業基地 體育中心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